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江南有啥特点?(古代的江南具体指现在的哪些地方)

江南有啥特点?(古代的江南具体指现在的哪些地方)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29    点击:  148 次

江南有啥特点?

网上有关“江南有啥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的江南具体指现在的哪些地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地理文化区域

广义而言,江南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具体涵盖长江下游两岸、太湖沿岸和钱塘江流域大部地区,以南京——苏州——杭州地区为其地理文化核心中轴线,包括江苏(主体在苏南)、浙江(主体在浙北)、上海以及皖南、赣北地区。

二、基本文化形成过程

江南文化为中原文化的转型产物,基本形成于自晋至宋中原文化南渡时期,式微于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似又呈发展烂漫之势,其实本身并无独立的文化发言权,核心而言,那是被西方文化激烈同化过程中一种表面繁华的副产品。

三、总体文化特点

1、总体上,江南文化精巧、柔美、奢糜、缺乏阳刚气而多呈女性化气质。

2、文化多受佛学影响,有别于先秦时代的大气、质朴,以理学、诗词和绘画为其突出代表,饱含着神韵、禅味和义理等内涵。

3、名士风流及士大夫作风相当浓郁,才子气生机昂然。

4、崇尚房中术,深谙九浅一深或九深一浅之道,七上八下的锦绣拳脚玩得捻熟,与某些文化区域中那种大干快上单刀直入的作风大异其趣,更多表现为追逐一份曲径通幽或九曲十八弯的意境,与其园林艺术造型与追求是一样的道理。

5、江南文化不是单一的平面脸谱,其中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吴越的差别就很明显,越地便多了一些苏南一带罕见的悍气,其他还有。

四、江南男人与女人特点

1、江南男人特点——面白须稀少,说话温柔,多具女相,天性懦弱然而心思缜密,乖巧狡猾而巧于辞令,个性复杂多变。代表人物有周恩来、蒋介石、鲁迅、唐伯虎、胡适、徐志摩、朱自清等;

2、江南女人特点——小巧玲珑,肌肤如雪,眸光如波,冰清似水,声若银铃,温柔而矜持,妩媚而多姿。代表人物有西施、秋瑾、李香君、祝英台、刘嘉玲等。

五、追求江南美女要诀

简而言之,高山流水,小恩小惠连绵不断,说白了,就是,将本来你想一次送女孩价值1000元的礼物分成10次去呈送,当然啦,要是你能够不厌其烦,分成100次去送效果更好的,总之,不断地表示出对心仪女子无孔不入的连续的关怀,持之以恒,那么,就等着抱上美人归吧。这一点也是所有女人的通病,但在江南女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必须指出,能做到这一点的,往往又是琐碎而精致的江南男人所擅长的,所以尽管你有时在江南经常看到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你可别不服。嘿嘿。

古代的江南具体指现在的哪些地方

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长江以南。

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唐代设置江南道(今苏皖两省南部),宋代有江南东路(今苏皖两省南部)和江南西路(今江西省),明代有南直隶(苏皖两省),清代有江南省(江苏和安徽全境),江南的概念历代都有所变化。

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与唐代江南道的概念一致。

扩展资料

广义上讲江南指的就是长江南岸就,长江南岸流域都可以算得上是江南。不过长江横穿中国大部分地区,这样的解释覆盖面难免有点太广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诗句里面经常会写到江南风景;小桥流水人家、鱼米之乡、以及园林风光等,这些都是形容江南的词句。

有人说,江南指的是吴语地区;说吴语的地区都算是江南。这话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无语地区有苏、锡、常等地区、以及浙江中北部份等地,这些地区都属于长江南岸,应该算得上是江南。而这几个区域横穿长江南岸大部分地区,江苏长江南岸的地区基本全覆盖,应该都属于是江南。

俗语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两地自古就是江南富庶之地!那么杭州和江苏长江南岸这些地区中间这一块应该都属于江南!所谓江南,只是百姓从古至今的一种叫法,每朝每代都没有法律上的划分和定义;但是江南肯定不会是长江北岸地区,这是改变不了的!

自古江浙地区就是商贸往来平凡,比较富庶之地;加上风景如画,有山有水,文人骚客都喜欢扎堆前往;所以苏州、无锡、扬州、常州、江宁(南京)杭州、海宁、嘉兴等地被冠以江南的代表,一说到江南很多人就会想到这些地方而已!

而江南只是一种叫法,并没有固定的地区规划,所以古人们所说的江南就是长江南岸,以及安徽部分地区、和江浙沪地区!而现代人要问江南是哪里,可以说长江南岸的沿江城市都算是江南!

古代江南是指现在哪些地方?

江南是指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1、所属地区:南方、华东地区

2、包含省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3、典型城市: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江南,是指地理区域,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时期,江南属汉地九州,被中原称为"吴越"。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乡、繁荣发达著称。

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经济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自古有来,江南汉族地区曾有会稽郡、吴郡、江南道、两浙路等行政划分。

江南地域博大,文化上也有些区别,其中人文江南多指的便是苏南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皖南的芜湖、池州、铜陵、宣城、黄山、马鞍山,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和宁波以及上海。有时地处江北的安徽安庆和江苏扬州和江西上饶、景德镇、九江也被归纳到江南文化的范畴。

从唐宋起所赋予江南的文化,让江南从一个地理名词真正变为一个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词。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江南地区也逐渐取代中原地区,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而如今的长江三角洲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江南文化算是一种情义绵长的代表,被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等佳话则是对文化底蕴的另一赞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也可以作为部分江南的一种代表。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称,位于南京秦淮河的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庙宇,夫子庙建筑群中的江南贡院在古代为学子科举考试的考场,均是江南科举文化的象征。

除此以外江南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有三个位于江南,即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其它还有紫阳书院、八桂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东林书院、明道书院、茅山书院、齐山书院、阳明书院、甘泉书院、会华书院、李白书堂、五经书院等。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南

古代的江南具体指现在的哪些地方?

江南,意为长江以南地区。

狭义上即现在长江流域下游南岸的浙江、苏南及上海地区。广义上还包括江西北部地区、安徽南部长江以南的地区。

又号吴越、江东、江左。江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杭州、南京等古都,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绍兴、宁波、无锡、徽州等,历史上长期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庞大的城市群以及经济中心,数次庇佑中华文明正朔。江南作为地理概念与关中和河洛呼应,对中国和东亚的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先秦时期,史书中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一、历史上的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淮南之地,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上海、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广东的一部分。

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

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称。历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区的演化:

唐代以后,江南一词所指区域囊括长江以南以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包括荆州(鄂东南、湖南)、扬州(江西、皖南、福建、苏南、上海、浙江,非今日扬州市)。

唐代时设立江南西道(鄂东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东道(福建、苏南、上海、浙江)。

宋代时设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东南)、江南东路(赣东北、皖南、苏南部分地区一带)。

明朝设立南直隶,清初改称江南省,1667年分为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但江南省不仅包括部分江南地区,还包括了大片的苏皖的江北地区。

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南省、江西省,东部的部分为江南省(今江苏,上海,安徽)。

二、文化上的江南

文化上的江南是江南的重要概念。在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常与吴越文化高度关联。泰伯所建之句吴古都梅里被认为是江南吴文化的源地(无锡)。

最早的都城建立在今无锡市的梅村一带,于春秋时期迁都至姑苏城(今苏州),之后吴文化和越文化、楚文化存在颇多交融,汉末东吴都金陵(南京),囊括了吴、楚、越广大地区,南朝时期,中华文化繁盛,江南文化名扬海外,佛教文化大放异彩。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首都建康(南京)语言(古代吴语)为基础的“金陵雅言”作为中华正朔,成为中国汉语的源头,更东传日本变作吴音。江南文化也在变迁,如姑苏(苏州)又称吴都,东吴首都建业(南京),金陵(南京)又称吴京,后来的扬吴政权仍建都南京。

自东吴起的六朝时期以至隋唐,江东士族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也有重要影响。江南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有重要贡献和影响。

自南北朝以及隋唐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常被视为古代中原的承替地区,南京常被视为华夏正朔的象征城市,江南地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贡献著中华文明的发展。

在华语语音方面,晋代门阀播迁衣冠南渡,中原雅音南播,和建康中古吴音融合而成的金陵雅音,在南北朝分割结束后的隋唐时期,和洛阳邺下语音一起成为修复雅言、确立通语的两大依据。及至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又以南京音作为确立汉语官方标准音的基础,对汉语标准通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孔子家族的大宗因宋廷南迁分为南北两宗,北宗位于曲阜,孔氏南宗迁至江南衢州;民国时期“衍圣公”改称“奉祀官”,中央政府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于曲阜,封“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于衢州,此亦可见江南地区在中国政治和文化上的作用。

江南向以文化教育发达著称,不少地方有“邹鲁”之誉,如“江南邹鲁”、“东南邹鲁”、“海滨邹鲁”。江南有许多藏书家、藏书楼,也有许许多多的书香世家。江南以文学、绘画、音乐、戏曲等的繁盛闻名。江南地域特色的戏曲有昆曲、越剧、黄梅戏等。

许多文人墨客和江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郭璞、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骆宾王、王昌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李煜、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陆游、唐伯虎等人。

江南地区有发达的学术、科学和技术,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黄宗羲?、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以及许多杰出科技人物,如祖冲之、葛洪、陶弘景、沈括、毕升、杨辉、宋应星、徐霞客、方以智、黄履庄等人。

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造就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江南景观,如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钟山、玄武湖、莫愁湖,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杭州的西湖、雷峰塔,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瘦西湖,无锡的鼋头渚等。

江南的物产,苏州的刺绣,扬州的玉器,南京的云锦,宜兴的陶,景德镇的瓷,宣州的宣纸,徽州的徽墨和歙砚,扬州漆器,杭州的西湖龙井,苏州的碧螺春,徽州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等,享誉天下。

江南的生活方式与饮食文化也名闻遐迩,崇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文雅生活[3]。淮扬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为新中国第一餐国宴选用。苏帮菜、扬帮菜、杭帮菜、本帮菜等也是经典江南菜风格。

著名菜式有: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蒸鲥鱼、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软兜长鱼、开洋蒲菜、文思豆腐、蟹黄汤包、蜜汁火方、松鼠鳜鱼、碧螺虾仁、白什盘、响油鳝糊、清蒸大闸蟹、姑苏卤鸭、樱桃肉、太湖三白、西湖醋鱼、宋嫂鱼羹、东坡肉、龙井虾仁等。

三、江南经济

江南经济在秦汉以及六朝时期取得很大发展,此后在全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至中唐时,经济重心由中原南移,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指以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击扇平原所形成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一带,以此为中心的经济带,被称为“长三角经济圈”。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苏,浙,皖三省及上海已经占全国税收总和一半以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江南东部一带的十几个城市被人们称为“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与“珠三角”、“环渤海”等并列的一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南

古代江南是指哪些地方

江南是指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1、所属地区:南方、华东地区

2、包含省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3、典型城市: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江南,是指地理区域,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时期,江南属汉地九州,被中原称为"吴越"。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乡、繁荣发达著称。

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经济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自古有来,江南汉族地区曾有会稽郡、吴郡、江南道、两浙路等行政划分。

江南地域博大,文化上也有些区别,其中人文江南多指的便是苏南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皖南的芜湖、池州、铜陵、宣城、黄山、马鞍山,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和宁波以及上海。有时地处江北的安徽安庆和江苏扬州和江西上饶、景德镇、九江也被归纳到江南文化的范畴。

从唐宋起所赋予江南的文化,让江南从一个地理名词真正变为一个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词。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江南地区也逐渐取代中原地区,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而如今的长江三角洲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江南文化算是一种情义绵长的代表,被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等佳话则是对文化底蕴的另一赞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也可以作为部分江南的一种代表。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称,位于南京秦淮河的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庙宇,夫子庙建筑群中的江南贡院在古代为学子科举考试的考场,均是江南科举文化的象征。

除此以外江南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有三个位于江南,即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其它还有紫阳书院、八桂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东林书院、明道书院、茅山书院、齐山书院、阳明书院、甘泉书院、会华书院、李白书堂、五经书院等。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构筑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南

江南,意为长江以南地区。狭义上即现在长江流域下游南岸的浙江、苏南及上海地区。广义上还包括江西北部地区、安徽南部长江以南的地区。

又号吴越、江东、江左。江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杭州、南京等古都,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绍兴、宁波、无锡、徽州等,历史上长期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庞大的城市群以及经济中心,数次庇佑中华文明正朔。

江南作为地理概念与关中和河洛呼应,对中国和东亚的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先秦时期,史书中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

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赣州)。

元朝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代袁可立在苏州为推官,史官在评价他的政绩时称呼道,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神君讫威讫富之誉,(袁可立)为江南冠矣!”

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安徽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特指传统的江浙地区。

代表城市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扬州、南通、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文化上的江南

文化上的江南是江南的重要概念。在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常与吴越文化高度关联。

泰伯所建之句吴古都梅里被认为是江南吴文化的源地(无锡),最早的都城建立在今无锡市的梅村一带,于春秋时期迁都至姑苏城(今苏州),之后吴文化和越文化、楚文化存在颇多交融,汉末东吴都金陵(南京),囊括了吴、楚、越广大地区,南朝时期,中华文化繁盛,江南文化名扬海外,佛教文化大放异彩。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首都建康(南京)语言(古代吴语)为基础的“金陵雅言”作为中华正朔,成为中国汉语的源头,更东传日本变作吴音。江南文化也在变迁,如姑苏(苏州)又称吴都,东吴首都建业(南京),金陵(南京)又称吴京,后来的扬吴政权仍建都南京。

江南建筑

江南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兴盛于宋明清。以苏州、扬州、南京、无锡、常州、湖州、上海、嘉兴、杭州等地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具有代表性,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的赞誉,而当今留存的私家园林则以苏州为最多。?徽派建筑是徽州一带影响深远的建筑风格。

地形地貌

相对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

江南地区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有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两省的太湖。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又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之相互勾连,如伍子胥开胥溪、夫差开凿邗沟与江南运河等等,所以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

在这样的气候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江南自然地理有着和北方显著的不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南



我国的江南有什么文化,风情,环境,地理地势的特点?

南方的天气比较温润,空气湿润度高,雨量充沛,有利于水稻等喜水植物的生长,但是,气候太过湿润则会导致物品容易受潮,易霉变,而雨量大则会发生洪涝灾害,至于交通方面,南方水网密布,水上交通发达,沿海沿江更是深受其利,而过度发达的水利交通则会使南方的河道等的水质发生变化,过度的船只流量,过度的排弃废物会导致江河的鱼虾大量死亡,造成水产业的损失``,``

有几个主线,第一个,水利交通发达,第二,气候很好,第三,稀有金属含量丰富,第四,全国三个工商业发达区,京津唐,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区,有两个在南方,为全国的经济集中区,第五,粮食产业发达,有几个大型的商品粮基地

暂时就这几个,

南方的很多地方已经现代化 产业集中 交通发达 服务业发达 政府职能民主化

程度高 人均收入高 城市建设规化好 很多城市很早就开始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深圳是中国唯一国际花园城市 绿化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而且各方面极具现代化 北京 上海等整体现代化程度都不高而且很排外北方城市相比南方城市都排外得多 主要是发展迟

南方的城市比较务实 人也一样 比基础设施 比表面现象 而深圳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过国内其他城市

而南方的城市由于发展得早 已经很市场经济化 政府职能也转变较好 Bright

江南文化都有什么特点

一、江南文化特点:

1、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

2、在长期的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江南居民又养成刚毅的品性,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质

3、江南文化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社会普遍崇尚文教,重视文化教育。

4、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

5、江南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性内涵,从汉至唐代,江南因地理的相对偏远,受儒家影响要比中原晚而轻一些,在文化个性上也就比中原更自由、活跃,佛教、道教在此的流播非常迅速,进而与古老的好神巫的传统结合,产生了鲜明的宗教特质

二、江南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公元四世纪,晋室南渡,在南京建立政权。此后,宋、齐、梁、陈依次更迭,统治江南达272年之久。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南北分治,大大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五代时期,吴、吴越、南唐相继在江南割据,江南地区日益繁荣。特别是公元十二世纪,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据史书记载:“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江南已完全拥有与北方抗衡的实力。

然而,历代定都江南的朝廷,似乎无一例外地,缺乏统一中国的魄力和雄心。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在秦淮烟水姑苏画廊西湖山色间,消磨殆尽。即便是汹涌如斯的钱江潮,也只能激起文人墨客的几声赞叹,却激不起统治者的半分豪情。于是,“偏安江左”,就成为中国史册中一个无可奈何却又顺理成章的词汇。

军事上的孱弱苍白,反倒成就了江南地区的安宁,使其不至像中原那样赤地千里、战火纷飞。与此同时,江南文化从不同方面展现出盎然的生机:诗词歌赋、音乐美术、宗教哲学……可以毫不费力地举出一大串中国文化史上熠熠闪光的名字:萧衍、沈约、萧统、王羲之、谢灵运、谢朓、庾信、江淹、李煜、范仲淹、王安石、陆游、唐寅、文徵明、顾炎武、钱谦益、龚贤、李渔、袁枚以及唐宋以来大批的诗人词人,其中包括文治武功的君王,名位隆显的重臣,落魄江湖的世族,孤独寂寞的太子,长歌当哭的后主,历经世变的遗民,告老还乡的罢相,钻营仕途的考生,寄情青楼的名士,息影林泉的隐士,怀古伤今的吟者等等。每个人都以其特有的灵性,在江南尽情挥洒不羁的才华,同时也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留下江南的丽影,留下自身的生命烙印。

江南无疑是美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南梁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看似闲情的一笔。据说叛降北魏的陈伯之,面对字里行间的故国风光,骤然思乡,很快率众归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词句至今脍炙人口,而《忆江南》这一词牌也千古流传。“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是刘禹锡在金陵徘徊。“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杜牧在扬州游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苏轼在西湖泛舟。“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又是韦庄的赞叹了。杏花春雨的江南是这般绮丽,激发了文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文人的生花妙笔,又使江南的自然风光更添姿色。无怪乎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便欲兴师南下,“立马吴山”了。

不独完颜亮,富饶美丽的江南,曾吸引无数塞北首领垂涎的目光。胡人的铁骑,多少次越过长江,企图用刀与剑、血与火,征服这方土地。然而,游牧民族的戾气,反被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包容。可以说,每一次游牧民族的南向牧马,汉文明的衣冠南渡,都是对江南的一次开发、拓展和提升,也是对江南这个概念的锤炼。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锤炼中,江南长大了,成熟了,它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了。

然而,不可否认,这种形象,并不完全是江南真实的样子,而是人们希望江南应该有的形象。“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编织的一个梦。江南二字,经过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苦心经营、情感浸润,更多地成了一种人文概念。

其实江南的概念体现了一种终极追求:乌托邦情结。这种情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中原的厚重底蕴无法满足人们的渴望时,江南,就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栖居地,世外桃源。

关于“江南有啥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28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