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是哪个皇帝(玄烨是哪位皇上)
-
玄烨是哪个皇帝
网上有关“玄烨是哪个皇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玄烨是哪位皇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爱新觉罗氏,名玄烨,为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庙号“圣祖”,史称清圣祖或康熙帝。
康熙戎装像
玄烨是哪位皇上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仁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即农历十一月十三日驾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清朝故事:康熙皇帝为什么叫“玄烨”
玄烨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称康熙帝。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
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
后世纪念
康熙帝死后葬于景陵,景陵位于清孝陵东侧一公里处,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建筑规制以孝陵为蓝本,局部又有创新,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景陵的建筑风格和丧葬形式为后世所效仿,景陵内葬康熙皇帝、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和敬敏皇贵妃,共6人。
评价:凡前圣所称至德纳行,范无一而不备。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玄烨是谁是哪部剧的人物
玄烨是康熙皇帝,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人物。
在《康熙王朝》中爱新觉罗·玄烨作为一个皇帝是圣君明主,被人称为千古一帝,而且特别善于运用权术,工于心计,懂得恩威并济,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康熙在位期间勤奋好学、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年纪轻轻就能够匿名考取进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他平三藩,收复台湾,征噶尔丹,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
《康熙王朝》的剧集看点:
《康熙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情节气势磅礴,人物刻画深刻,有狼烟四起的战场,有深闱莫测的宫廷,有勾心斗角的官场,也有情真意切的情感生活。这是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康熙王朝》送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时,被誉为“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在内地的收视率十分可观。虽然被不少清史专家批评将康熙臣子改编得面目全非。
不过该剧的收视率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度,不然也不会惹来如此多的质疑。而陈道明和斯琴高娃的出色表演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玄烨是哪个皇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139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