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的主要内容50字介绍(我和祖父的园子主要讲了什么?)
-
祖父的园子的主要内容50字介绍
网上有关“祖父的园子的主要内容50字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和祖父的园子主要讲了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优美的文章让人读完心旷神怡,文字的魅力就是这么神奇。下面介绍的是《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和我在其中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课文重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祖父的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祖父园中嬉戏玩耍,捉昆虫,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不是真正的劳作,而是“乱闹”,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完全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祖父的园子》创作背景萧红幼年丧母,父亲冷酷暴戾,再婚后基本上对萧红不闻不问。萧红自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寂寞的童年里,只有年迈的祖父给她疼爱和温暖,令孙女忘却了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刁难,让她感到一些人间的温情。她和祖父之间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她依恋祖父,跟他学习《千家诗》,以慰藉祖父失去祖母的悲苦。他们互相依恋,互相安慰,渡过了很美好的一段时光。萧红能进学校读书,也得力祖父的支持。所以萧红对祖父身怀思念。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本文不仅仅是要描写我与祖父浓浓的亲情,而是回忆自己童年的美好生活,与祖父的亲情只是童年美好的一部分,与前后的昆虫、花鸟、树木的作用是一致的。文章其实是表达作者对童年的留恋,既不是表现亲情,也不是表现有家的快乐。
作者简介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我和祖父的园子主要讲了什么?
全篇用轻快、优美的文笔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通过描写“我”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等劳作游戏,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祖父的园子是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种类繁多,五颜六色的昆虫,在园子里飞翔、蹦跳、嬉戏;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花花草草,泛着淡淡的幽香,争奇斗艳的开放;高大挺秀,粗壮坚强的大榆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活力四射。在这样美丽的园子中,跟着祖父四处转悠。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其实,“我”不是在劳作,而是在胡闹。“我”拿着锄头的“头”铲地,不过是在地上乱钩一阵。“我”分不清哪个是苗,哪个是草,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的园子是色彩明丽的园子,自由的园子,快乐的园子,“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祖父的爱是暖融融的,像阳光一样的,那么温暖,柔和。作者在童话般的园子中度过童年,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生活,在祖父浓浓的、暖暖的爱中成长,使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萧红简介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
《我和祖父的园子》主要讲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我和祖父的园子让我们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优秀发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知道一篇名著《呼兰河传》,了解先辈的一段生活历史,初步感觉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祖父的院子里玩耍的经历;祖父教导作者分辨谷子和狗尾草;作者跟着祖父铲地、拔草、种菜、浇水,等作者玩累后,就直接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睡觉
《祖父的园子》的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祖父的院子里玩耍的经历;祖父教导作者分辨谷子和狗尾草;作者跟着祖父铲地、拔草、种菜、浇水,等作者玩累后,就直接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睡觉。全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作家萧红,笔名萧红,原名张_莹。1933年萧红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作者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_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1933年10月
《跋涉》(短篇小说合集,与其夫萧军合著)
1935
《生死场》(中篇小说)
1936
《淌薪帧散文集》《桥》(小说、散文集)
1937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
1940
《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散文)《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
1941
《马伯乐》(中篇小说)
1941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
1943
《手》(小说)
1948
《小城三月》(小说)
1958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
1981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红选集》
1982
《萧红短篇小说》
1982
《萧红散文选集》
1984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
1987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
《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是什么?
《祖父的园子》一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4~15):具体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16~20):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和谐相处,一切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成长。
中心思想
《祖父的园子》中心思想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文章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以富有诗意的语言还原了祖父的园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童年与祖父的怀念。
文中多处也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祖父的园子是围绕什么写的 祖父的园子内容简述
1、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2、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
3、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关于“祖父的园子的主要内容50字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1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