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庄子的?(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庄子的?
网上有关“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庄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由庄子所著。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是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齐宣王、梁惠王同时代。他一生贫困,但厌恶高官厚禄,曾拒绝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哪家学派代表如下:
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创立哲学上的庄子学派。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人物生平:
1、出身宋国:
周烈王七年(约公元前369年),庄子出生于宋国蒙邑。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首先,《史记》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记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币聘庄子一事。楚威王于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329年在位,且能聘庄子,年龄肯定已经在30到40岁左右,所以庄子生年应不晚于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59年。
2、漆园为吏:
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当在此年前后,庄子与宋人惠施初次见面。
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惠施此年或稍后至魏,得到魏惠王信任,擢为国相。庄子往见,惠施甚恐,庄子讥之。惠施后有孟诸之行,大摆排场,庄子鄙之。
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宋剔成自立为君,大约在此年前后,庄子为漆园吏。漆园在蒙地,位于今河南商丘东北。
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楚威王使大夫往见庄子,欲聘其为相,庄子却之。
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宋君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宋君。大约此后不久,庄子主动辞去漆园吏职。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用惠施策略,和齐威王在徐州相会,尊齐为王。当在此年或稍后,庄子见魏王。就其见魏王有关谈论看,似已非在职官吏。
3、南游诸国: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或谓庄子是年南游楚国,并谏阻楚王兴兵伐越。
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宋君偃自称为王。此时或稍后。有人巴结宋王偃,获赐车十乘,以骄庄子。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自称为王,次年更元元年。庄子当在此时或稍后,在家乡见到邑人曹商。曹商归自秦国,自我炫耀,庄子讥讽他。
周显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是年或稍后,庄子或南行至楚。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庄子妻子去世,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施前往吊丧,见此情景,颇不以为然。尔后,两人又论辩“人故无情”与“有情”的问题。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约在此年或稍前,庄子与惠施辩对五家是非。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约在此年或稍前,惠施病故。自此以后,庄子深瞑不言。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一说字子休,约与孟子同时,为战国时代宋国蒙(现菏泽东明县庄寨)人,曾任漆园吏。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认为圣人的主义学说不过是“窃国大盗”的工具罢了。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田成子,篡夺了齐国的政权。
庄子还对圣人学说的积极性怀疑,认为圣人可以使一人变好,也使三人变坏。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庄子
古代的人或现代的人对《庄子》的评价。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闻一多——“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开始的。”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的。”
庄子到底是谁 庄子简介 庄子的成就有哪些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崇尚清静无为的精神自由,他的学说思想后来被称为庄学,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哲学思想学派。庄子一生追求逍遥出世,不肯入世为官。庄子在历史上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庄子到底是谁
庄子原名叫做庄周,祖先曾是宋国的王室血脉,公元前369年出生于宋国蒙城,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创了独特的庄子哲学,是后世公认的道家两大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不仅在道学和哲学上有深厚的研究,他同时也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庄子外王内圣的思想对后世儒家的学说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字飘然出尘,有一种远离凡俗的哲理意味。后人评价庄子的着作“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因其曾在南华山隐居修学,所以后世帝王还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就连他的《庄子》一书也因此被称为《南华经》。
庄子与历史上着名的魏惠王、齐宣王处于同一时期,这两位诸侯王以好战闻名,这时的战国大地上亦是处处狼烟,刀兵四起。庄子身怀治世之学,经天纬地之才,却不愿为统治者的血腥争霸卖力效劳,所以拒绝了那些诸侯国许诺的高官厚禄,归隐作书,潜心研究学问,博采众家学说,将老子的道学更加的完善和拓新,提出了“天人合一”等新的论述。
庄子一生留下了很多的寓言哲理故事用来阐述他的思想学说,那庄子的思想成就主要是什么呢
庄子的成就
道学上的成就。庄子的道家学说虽然是继承自老子的道家体系,但是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推陈出新开创了庄子学派,这可以算是老子道学的分支学派。后世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吸收了道学的理论。在东汉末年道教初创时,采用的是黄老学派,也就是黄帝的神话体系和老子的道学思想。
不过在南北朝时期,庄子学派渐渐被道教吸纳为主流思想,庄子也自此被慢慢的神化。唐朝时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宋朝时又加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文学上的成就。庄子一生的思想学说着述为《庄子》,这部旷世巨着共有10万余字,详尽的描述了庄子完整的思想体系。《庄子》不但代表了古代哲学思想的最高水平,还具有宝贵的文学价值,在哲学思想和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杰出地位。
哲学上的成就。道家的思想核心就是“道德”,庄子认为天道、自然之道即是“道”,而顺从自然之道就是“德”。庄子认为万物都会自然演化,我们只要顺从天,顺从自然,不需要刻意的去人为规定就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庄子的“清静无为”认为人不应该被欲望、利益所操控奴役,不滞于物,不为任何的思想利益所动,追求万物随我心的自由精神。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宗教和思想哲学有着不可超越的影响。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另一个扛鼎之人,他在战火纷飞的战国中期,追求逍遥出世的精神自由,着书立说,留下了很多的经典篇章指引着后世之人。
关于“历史上是怎么评价庄子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