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指数超过多少会导致经济危机(中国基尼指数是多少?)
-
贫富差距指数超过多少会导致经济危机
网上有关“贫富差距指数超过多少会导致经济危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基尼指数是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贫富差距指数超过0.4会导致经济危机。
1、系数说明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5。
2、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3、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希望以收入分配制度达到何种目标,是注重分配差异的刺激激励作用,还是注重分配政策的调节保障作用。
4、基尼系数设定的意义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过于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是绝对平均主义造成的),2007年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当时基尼系数已经是超过了0.5。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中国实际收入的差距还要更高。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如日本基尼系数为0.3到0.35之间)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5、经济危机的定义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6、经济危机的特征
经济危机所暴露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真正超过实际需要。要使现有的人口都能够富裕地生活,充分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生活资料并不是生产得太多了,而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又的确是生产得太多了。就生产资料来说,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能够充分就业,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生产部门还要进行大量的设备投资。生产资料同样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但是,要使生产资料按一定的利润率起作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又的确是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由此可见,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过剩。在市场经济社会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里,由于战争、瘟疫、天灾等各种原因,以及上层社会的荒*腐朽,也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使生产和社会生活陷于严重的苦难和危机之中。但这种危机的特征是生产严重不足,而经济危机则是生产过剩。
7、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贫富差距过大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1)如果说以争取本体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才能产生经济学,那么由于人的能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贫富差距是必然的。
(2)如果说因为财富的聚集,强者会更强的马太效应是有道理的,那么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这种现象不加调整制约呈直线极端发展下去,社会会崩溃。这一说法,是按市场经济说的,在市场经济前的社会状态,主要体现为身份占有,表现状况会有不同。
(3)在一个贫富两极化严重的社会中,比如中国目前的城乡两极分化的社会中,城市居民享受到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财富,而偏远落后的农村乡镇在这个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加入到社会分工的链条中,其原始的劳作效率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样的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就小得多,其积累的财富也就少。
中国基尼指数是多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因此,存在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我国要在分配中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采取多种措施带动、支持后富的地区和人民,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意味着什么?
到2021年中国基尼系数约为0.47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越过0.4警戒线,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停止在中国发布基尼系数。此后,基尼系数大多由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社科院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0.496,到2021年中国基尼系数下降,约为0.472。
基尼指数是指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最多为“1”,至少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 0,收入分配越趋于平均。国际上,收入低于0.2为绝对平均,收入在0.2-0.3之间为相对平均; 0.3-0.4算是比较合理的收入; 0.4-0.5 被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说明收入差距较大。
1、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从1994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1999年除外),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超过2004年的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将不再公布我国的基尼系数。此后,基尼系数大多由经济学家估计。据中国社科院报道,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的两位研究人员判断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超过了0.5。基尼指数是指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
2、基尼系数最多为“1”,至少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 0,收入分配越趋于平均。没有国际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合适的基尼系数标准。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居民收入过于平均,在0.2-0.3之间更平均,在0.3-0.4之间更合理,差距过大。介于0.4-0.5之间,大于0.5时差距很大。基尼指数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和社会学家科拉多基尼 (Corrado Gini) 于 1912 年首次提出。基尼系数最多为“1”,至少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 0,收入分配越趋于平均。没有国际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合适的基尼系数标准。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居民收入过于平均,在0.2-0.3之间更平均,在0.3-0.4之间更合理,差距过大。介于0.4-0.5之间,大于0.5时差距很大。
3、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Hirschman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一个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用a除以(a+b)的商表示程度的不平等。该值称为基尼系数或洛伦兹系数。如果a为零,则基尼系数为零,说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 B 为零,则系数为 1,表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趋于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相反,收入分配越趋于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意味着收入分配高度悬殊。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一般把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在0.4以上说明收入差距较大,可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当基尼系数达到0.5-0.6,说明收入分配高度悬殊,很可能出现严重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
中国一直分开进行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因指标和基础数据不统一,因此无法计算全国统一的基尼系数。2012年12月,国家统计局按照新的标准,对2003年至2011年分城乡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重新进行整理,加上新统计的2012年居民收入资料,计算出近十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扩展资料
中国的基尼系数虽然较高,却没有像一些基尼系数高的国家那样出现严重社会问题或社会动荡,所以“基尼系数指标不适合中国”,这是一个不小的误解。
中国在基尼系数较高的情况下保持了社会稳定,主要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速,低收入人群的实际生活也有所改善,如果一些严重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各种问题和矛盾就可能集中凸显,社会风险和危机就可能迅速加大。
人民网-读懂中国基尼系数的警示意义
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大萧条是为什么产生的?
①根本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的恶性发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 是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来看,生产出的产品太多,市场需求有限,产品过剩,出现滞销。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晋中之窗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晋中之窗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帐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深远一些
先说通货紧缩吧,通货紧缩就是流动性不足,于是乎银行利率下调,老百姓存钱得到的利息更少了。相应的消费会减少。经济增长会放缓。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调整。经济泡沫逐步被消化。长期的通货紧缩,会使得经济倒退,产能下降,大量人失业。此本过于集中,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差距拉大,最后就是内乱然后是战争。长期的流动性不足,会使得财富总量无法增加,同时劳动力过剩,所以有些国家只能通过对外发动战争,一是通过战争掠夺资源和财富使财富总量增加,二是通过战争拉动国内需求,解决劳动力过剩,三是通过战争大量消耗人口。通货膨胀一般出现在经济下滑的阶段。二通货膨胀一般出现在经济快速上升的阶段。无论是紧缩还是通胀,都是企业政府及民众一列行为造成的,不可分而论之。当一个国家经济快速的增长势必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从而造成该国货币升值,流动性过剩。由于产能增长的速度跟不上流动性的增速,物价上涨。此时物价上涨属于自然规律范畴。但是大量的资本运作及炒作会使得物价上涨过快,超出正常范畴。如果此时居民收入的增速没有追上物价的增速。流动性就会得到抑制。因为买不起了啊。这一个抑制是一个转折点,如果流动性就此降低,则居民财富在一段时间内会缓慢增加。可是如果没有国家调控,流动性在经历短暂的抑制之后,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储蓄的减少,投资的增加时因为居民期望获得更多的货币。往往这种时候,国家就会通过上调利率来增加居民储蓄来冻结市场上过剩的资金。如果国家没有这么做,那么通货膨胀就会继续恶化,产业结构会发生改变,甚至畸形化。产能类的行业全面衰退。最后就是经济的全面崩盘。如果没有国家调控,在产能类行业全面衰退的情况下,国家会陷入混乱。试想在恶性的通货膨胀下,没有人去种地没有人去生产,到了最后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没有了。乱世就开始了。
现如今,咱们国家正走在通货膨胀的康庄大道上。从理论上来说,目前中国的经济调整主要着力在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方面。但是难题也随之而来,一是如何降低居民对投资收益的期望,而是如何降低资本的集中度。资本的过于集中会造成政策失效等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贫富差距指数超过多少会导致经济危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118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夏日闺怨
- 永遇乐(学士兄筑室南山拒梗峰下,与西山相对。因生日,以词见意)
- 于飞乐(鸳鸯怨曲)
- 采桑子(春夜)
- 清平乐(为儿铁柱作)
- 清平乐(枢密叔父生日)
- 沁园春(送郑通父之吴门谒宋使君)
- 邻里相送至方山(只役出皇邑)
-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 南乡子(乙酉九日)
热门名句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 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