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把蔡文姬嫁给了董祀(曹操暗恋的美女诗人蔡文姬,究竟是谁的老婆呢?)
-
曹操为何把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网上有关“曹操为何把蔡文姬嫁给了董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曹操暗恋的美女诗人蔡文姬,究竟是谁的老婆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曹操赶紧派快马追上了使者,免去了董祀的死刑。董祀听说后,自然念道蔡文姬的好处。说来董祀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人又老实,而且文笔还很好,尽管和蔡文姬比有点差,但是的确有谦谦君子之风。那晚,曹操和夫人卞氏再一次谈到蔡文姬,说:你看,文姬也太不幸了。从三四岁就跟着父亲颠沛流离,亡命江湖十多年。不久和河东的卫仲道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不了结婚没几天新婚丈夫却得病去世了。青年守寡的她和老父亲相依为命,哪料想遭到董卓的牵连,父亲竟然被王允给杀死了,而文姬却被胡人抢了去,这些年也不知道她是怎样熬过来的。孟德,你还是挂念着她,要不,和我们姐妹在一起,一起服侍你不就行了。卞夫人笑道。你,你又来了。我把文姬当成自己孩子,我不能对不起自己老师,曹操眼含热泪。文姬是个好姑娘,应该有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别说了,我是不能给文姬带来幸福的。不过文姬对董祀似乎有好感,据说两个人曾经认识,而且关系还很好。曹操苦笑道:为了老师,我曹某人并不是薄情寡义的人。可是,蔡文姬的心里一直想的是你,你忍心把她推给董祀。这一点曹操是清楚的。他想起十多年前,他常常去蔡府听琴,文姬那优美的琴声让人如醉如痴。他听得出那跳动的琴声里,包含着文姬对自己的一片真心。说实在的,那时那地自己也心动了,可是总感到功不成命不就,可是如今自己踌躇满志,却发现两鬓已经斑白了。我老了,可文姬还很年轻,如果自己纳她为妾,倘若十多年后,自己去世后,谁去照看文姬。再说自己身在官场,有好多俗务缠身,不如董祀是如此的清闲,可以和文姬吟风弄月,沉醉酒肆茶楼。哎,平静的生活才是文姬的追求。于是,曹操果断的下了命令,把蔡文姬下嫁给董祀,至于结婚费用和嫁妆之类,自然是曹丞相一手操办,当然曹操事前就派卞夫人做了蔡文姬的工作。董祀自然很高兴,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得到蔡文姬的青睐,老实说他看待蔡文姬也是天上的仙女一般。蔡文姬与董祀结婚那天,曹丞相喝醉了,醉梦中,耳畔还萦绕着蔡文姬优美的琴声……
曹操暗恋的美女诗人蔡文姬,究竟是谁的老婆呢?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避司马昭讳,改文姬,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女,其父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是曹操的好友。初嫁于河东卫家嫡长子仲道,单不幸不到一年,仲道咯血而死,卫家的人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吕布杀董卓之后,李催郭汜等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为左贤王阏氏,诞一子一女。公元208年,曹操将其赎回,蔡文姬在周近的卫护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在她却不能两全,于是回归途中,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是谁的老婆 蔡文姬被谁从匈奴救回来的
这说来也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当时在铜雀台的宾客中还有过一位著名的美女诗人,这个诗人就是蔡文姬。在晋国时期,匈奴不断的进犯边境,而蔡文姬就是在匈奴进犯边境时,被俘虏到了匈奴。匈奴的首领左贤王,十分好色。蔡文姬长的十分美丽,当时他一眼就看中了蔡文姬,将蔡文姬纳为王妃。后来蔡文姬一共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名叫阿迪拐, 一个名叫阿眉拐,她一直被困了很多年。
但她的父亲蔡邕一直没有能力带她回来,当时她父亲和曹操的交情很深,曹操为了蔡邕于是用了重金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而且当时还率领众诗人在铜雀台为她接风洗尘。那时候刚从匈奴窝里重新出来的蔡文姬百感交集,内心顿时五味杂陈。她就在铜雀台弹唱了一首《胡笳十八拍》,当时这个曲子弹得十分凄凉,把大家给感动了。
曲子里大概内容是:?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也正是因为这首曲子让她一曲成名。当时她长的也是十分美艳,阿罗多姿,从此也成为了建安文学中的人尽皆知的美女诗人。
当时曹操也被蔡文姬迷住了,他想将蔡文姬纳入后宫,可是由于蔡邕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后来蔡文姬又重新嫁给了卫家世族的卫仲道,不过卫仲道英年早逝,后来蔡文姬最终嫁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她是东汉时期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而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为啥呢?当然是和曹操有关了,据悉蔡文姬之所以能从匈奴回归中原多亏了曹操的缘故,说到这里,亲们是不是以为蔡文姬最后嫁给曹操为妻,成为了曹操的老婆呢?想知道蔡文姬是谁的老婆吗?还有,蔡文姬是被谁从匈奴救回来的?以下揭晓。
蔡文姬是谁的老婆历史记载,蔡文姬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而后嫁给匈奴的左贤王,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文姬被谁从匈奴救回来的蔡文姬是被曹操从匈奴就回来的。
历史记载: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以来,经过几年整顿,重振军威,自封为魏公。公元216年,又晋爵为魏王(都城在邺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连南匈奴的呼厨泉单于也特地到邺城来拜贺。曹操把呼厨泉单于留在邺城,像贵宾一样招待他,让匈奴的右贤王回去替单于监理国家。
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i )有一个女儿还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来。于是,曹操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让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邺城,曹操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给一个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儿知道时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执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
正好曹操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从把蔡文姬求见的情况报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识,就对大家说:"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了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让她来跟大家见见面,怎么样?"
大伙儿当然都表示愿意相见。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蔡文姬披散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她的嗓音清脆,话又说得十分伤心。座上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不禁想起蔡邕,感动得连鼻子也酸了。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说:"大王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就亲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
那时候,正是数九寒天。曹操见她穿得单薄,就送给她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 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经过大乱,散失得一卷都没留下来。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听她还能背出那么多,就说:"我想派十个人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蔡文姬说:"用不着。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
后来,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满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蔡文姬,蔡文姬是三国演义里面谁的老婆啊
蔡文姬是三国演义里面谁的老婆啊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卫仲道,男,本名不详,仲道是其表字,东汉末年河东人。生于汉建宁元年,早逝。其妻为蔡文姬(蔡邕之女蔡琰)。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董祀为三国时曹操的一个屯田都尉,董祀是蔡文姬的丈夫。
扩展资料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仲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文姬
曹操和蔡文姬之间有什么故事?有缘相识无缘嫁
曹操和蔡文姬的相识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极负盛名的大文学家,学识渊博、擅长诗词、精通音律。因为身处乱世,所以蔡邕无意为官,只是闭门着书立说,并以弹琴作诗为乐。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两人彼此引为知己。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两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过从甚密。 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当然注意到了蔡家漂亮的小女儿蔡文姬。蔡文姬幼年早慧,不仅才学过人,而且具有超凡的音乐天赋。6岁时,父亲在隔壁弹琴,无意中弹断了一根琴弦,她居然能听出是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父亲惊讶之余,又故意把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听了出来。 少女时代的蔡文姬才貌双全,加之饱读诗书,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位才女却与曹操无缘,在她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蔡文姬16岁时,由父亲蔡邕做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逼得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 回到娘家后的蔡文姬,原本也可以平安无忧的过着寡居生活。然而,她的父亲蔡邕却出事了。 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胁。无奈之下,蔡邕只好走入仕途。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 然而,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后来,董卓被杀,蔡邕作为董卓一党,死在狱中。家族获罪,大厦倾倒。原本想在娘家过安稳日子的蔡文姬,从此无家可归,开始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劫难。 两地分离暗自叹 身逢乱世,又遭家难,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只身一人回了老家。然而,天下大乱,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亡。 关中战乱,羌胡番兵乘机掳掠中原。他们不仅抢夺金银财物,也抢掠了许多中原的女子。每每抢掠完毕,便“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般满载而归。 在胡兵的一次抢掠中,混杂在难民之中的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起被带到了南匈奴。 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成为了左贤王的妃子。这一年,蔡文姬23岁,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胡帮生活。 关于蔡文姬的胡帮生活,史书这样记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据说,左贤王对蔡文姬恩宠有加,在南匈奴的十二年中,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 不仅如此,蔡文姬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并学会了一些当地的语言。然而,即使这样,蔡文姬仍是十分想念故国,希望能够重回中原。 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 天下初定,曹操终于有闲情回忆过去了。他想到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想到了蔡家惟一的后代蔡文姬,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曹操开始派人到洛阳、关中一带,四处查找蔡文姬的下落。然而,始终都没有消息。 直到公元208年初,曹操的大军平定了乌桓。这次北伐的胜利,极大的震慑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权,以致南匈奴派出代表团赶到了中原,请求继续修好。 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 黄金白璧换文姬 经确认,蔡姓王妃果然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近作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 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好答应让蔡文姬回去,但两个儿子一定得留下。 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以及对自己恩宠有加的左贤王,她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的蔡文姬,听到了儿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着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在使者周近的护卫下,蔡文姬回到了故乡陈留郡。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断壁残垣,哪里还有栖身之所?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董祀刚刚二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35岁了。对于蔡文姬,董祀自然有些不满,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勉为其难地接纳了她。所以,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虽然看似安定,实则并不和谐。 然而,蔡文姬的不幸似乎并没有结束。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法当斩,被曹操判了死罪。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蔡文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 怜香惜玉还丈夫 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曹操正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很多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这里。 当蔡文姬进来时,大家都惊呆了。站在曹操和宾客面前的蔡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意思是说,她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丈夫请罪。她的声音清脆,言辞悲伤。宾客中有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都十分酸楚。 原本是家学渊博的千金大**,饱读诗书,礼仪周到,但是现在却披着头、赤着脚,站在一群男人面前,一步一磕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蔡文姬何等聪明,她了解曹操执法甚严,也了解曹操对自己的感情,不如此便不能博得曹操的怜惜,不如此便不能撼动曹操的法令了。 看到昔日的才女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的悲惨身世,倘若处死董祀,蔡文姬势难自存。曹操犹豫了一下,还是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经全部遗失。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你看怎样?” 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当年送纸笔,可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因为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隐居山林,并生下了一子一女,其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若干年后,曹操狩猎经过那里,还曾前去探望。 史书上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只有这些,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蔡文姬的关爱。他们之间,有无男女之情,可以想象,却实难判断。而从惜才爱才的角度来说,蔡文姬遇上曹操,可谓是真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曹操为何把蔡文姬嫁给了董祀?因为蔡文姬给董祀求情,并且最终嫁给了董祀。
曹操不娶蔡文姬,是因为蔡文姬的亲人是曹操的老师。
早年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他们之间亲密无间,是朋友加师生的关系。
曹操(155-220),蔡文姬(约177年~?),曹操比蔡文姬大22岁,论辈分曹操和蔡文姬是一辈的,论年龄曹操则是蔡文姬的父字辈。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董卓进京,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所杀,导致蔡邕被牵连也被王允所杀。
这时蔡文姬刚好15岁,已是饱揽诗书的大家闺秀,曹操经常出入蔡府,故蔡文姬对曹操是非常了解的。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的英名已威震天下,此时曹操才45岁。很难说23岁蔡文姬对曹操没有爱慕之情,但对曹操的敬佩的感情那肯定是有的毋容置疑的。
图一是蔡文姬,图二是虞姬,图三是蔡文姬还是虞姬?王者荣耀里的虞姬,是没有第三图那样的皮肤的,显然,第三图是P过的。
所以,第三图不是蔡文姬,也不是虞姬,而是蔡虞姬。 关于历史上的蔡文姬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人物生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
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人物成就
文学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琰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琰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是受到了蔡琰的影响。
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琰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音乐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
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书法
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蔡邕)有女能传业。”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蔡文姬(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蔡文姬是怎么死的啊?关于蔡文姬的死因,在我国的历史资料当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因为蔡文姬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最后与董祀一起隐居。即使蔡文姬与董祀所生的女儿成为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的夫人,蔡文姬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中。因此,我们无法得知蔡文姬是怎么死的。但是,诸多的记载蔡文姬的相关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定,蔡文姬应该是旧疾复发而死的。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悲情才女蔡文姬,为何乱世中三次嫁人,与曹操有不解之缘?
生逢乱世,又为女子,虽才华横溢,但在女人地位低下的古代,三次出嫁,与曹操即有缘又无缘,还是逃不过被历史捉弄的命运。
蔡琰,字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生于约公元177年,因为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相关考证,所以只是猜测,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才女,连出生都未有记载,从这一点也可片面的知道古代女性地位之低下。受父亲影响,从小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到了出嫁的年龄,嫁给了河东世家的卫仲道,卫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他们也算是门当户对。但小两口还未生下一子半女,卫仲道就得病死了,她因受不了卫家人的风言风语,也就搬回了娘家居住。
公元195年,董卓、李傕等在关中作乱的时候,匈奴乘机大肆掠夺,同时将没有人庇护(蔡邕192年去世)的蔡文姬给掠去了,《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至于是为妻还是为妾,后世也存在较大争议。后来三分天下已定,相对来说政局较为稳定,闲暇下来的曹操记起了这位才女,因为他也是对诗文有所爱好之人,以前和蔡琰就被互引为知己。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公元208年的时候获得蔡文姬的消息,于是命人携带重金前去南匈奴迎接其归。摄于曹操的威逼势,左贤王不得不从,而在此生活了十多年的蔡文姬,一方面又有对故土的眷恋,一方面又对两个年幼的孩子的不舍,摇摆不定间在使者的催促下踏上了回归之路,也是于此留下了着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和《文姬归汉》等取材于此的故事。
回到故乡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又第三次出嫁,嫁给了董祀。但不久董祀就犯法被曹操判了死刑,蔡文姬为了向执法严明的曹操求情,当着众人之面蓬首徒行,叩头请罪 ,于心不忍的曹操最终还是对董祀网开一面。而感恩于妻子相救的董祀获释后带着蔡文姬隐居山林,之后曹操还曾去探望过。如果说蔡文姬不是才华横溢,不是得到曹操的惦记,或许作为女性,历史或许只字片纸都不会有蔡文姬之事。
关于“曹操为何把蔡文姬嫁给了董祀”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52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